自2012年移民迁入建村以来,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党支部以党的建设为主攻点,积极探索移民富裕之路,在产业培育、劳务输出、基础建设、惠民保障等各方面均衡施力,逐步走上了“党建+旅游”促脱贫的发展道路。 选好“带头人”,走上发展“新路子”。党支部坚持以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导向,借助2016年换届选举,把3名群众信任、作风正派、致富有点子、带动能力强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,彻底解决了“车头”动力不足的问题。在新一届支部班子带领下,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、汇成一条心,形成了支部抓党员、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格局,学理论、抓业务、跑项目、争资金、强产业、促脱贫,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突破口,走上了“党建+旅游”融合发展的“新路子”。 培植“特色游”,鼓足脱贫“钱袋子”。党支部坚持以产业培育为发力点,借助毗邻沙坡头景区区位、客源优势,主动融入沙坡头“旅游商圈”,投资4200万元,实施特色旅游村寨项目,建设休闲客栈、传统手工作坊、特色商业街区,培植壮大支柱产业;通过招商引资,引进旅游管理公司,发展回乡特色餐饮住宿,实现本村16名劳动力再就业。2017年鸣沙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60.8元,是迁入前的5.1倍,鼓足了发展致富的“钱袋子”。 培育“技能人”,摘掉贫困“穷帽子”。党支部坚持以“技术移民”输出为目标,通过举办清真烹饪、沙画、餐饮礼仪等传统文化培训班,做强做大旅游业。紧盯市场动态,引进劳务中介公司,输出青壮年劳动力385人,“一人一技,一户一业”的目标初步实现。通过培育旅游业和劳务输出协同推进,73户3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销号,彻底甩掉了移民村“深度贫困”的穷帽子。 (责任编辑:信息员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