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党建网站联盟

bet365亚洲版
当前位置:?主页 > > 人才工作 > >

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纪实

时间:2014-08-29 09:54来源:未知 作者:管理员 点击:

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

——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纪实

 

 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。当今世界,人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。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,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
 站在国际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上,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,及时发出“广开进贤之路,广纳天下英才”的号召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,反复强调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重要性,要求一定要把人才工作抓好,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。这些都为我国的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 从2012年11月十八大召开到今天,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,我国的人才工作却日益呈现出快马加鞭的发展态势——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快确立,“千人计划”、“万人计划”带动人才引进培养热潮奔涌,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层出不穷,人才向基层一线、艰苦边远地区和岗位流动加快……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,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实现中国梦迅捷的脚步。我们来了,我们在路上!

 

强烈的人才意识催化人才优先发展

 

 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把做好人才工作看作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。

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,将如何进一步重视人才工作,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?全社会对此充满期待。

 “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,寻觅人才求贤若渴,发现人才如获至宝,举荐人才不拘一格,使用人才各尽其能。”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、振聋发聩。

 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,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。全国上下的人才工作稳步发展,整体推进。“人才优先发展”正在从一句口号、一个理念,转变为一系列有力的政策、一系列具体的项目——

 陕西省开展了以《人才优先发展保障体系研究》为课题的调研活动,提出了切合本省实际的人才发展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。

 贵州省委明确提出,补齐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短板,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。该省组织开展了“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”、“万名专家下基层”等一系列活动,收到了显著成效。

 广东省坚持人才工作优先投入,2013年,省财政投入8.5亿元,引进35个创新创业团队和20名领军人才。

 经济并不算发达的广西,2013年也大手笔投入1.5亿元,建设占地150亩的院士综合服务基地,支持区内各地31个院士工作站建设。

 为了让人才优先发展落到实处,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管人才意见。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均设立了人才处,各级组织部门共配备专职人员6000多名。13个省区市、6个副省级城市和30多个地级市开展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。

 各级党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,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发展模式由重视招商引资转向了重视招才引智,由重视项目投入转向了重视人才投入。

 

千方百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

 

 海外留学人才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。几十年来,大批留学回国人才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,在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精彩动人的篇章。

 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,如何更好地引进海外留学人才,更充分地发挥出他们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重要作用,成为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重要议题。

 “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、为国服务。”2013年10月,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一席温暖的话语触动了无数海外学子的心。

 “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,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,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。”真诚的承诺,更加坚定了千千万万海外学子报效祖国的决心。

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,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,抢抓机遇,大力引进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。

 由中组部牵头实施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“千人计划”在2013年继续深入推进,遴选机制和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,“高、精、尖、缺”的引才导向更加突出,全年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864人,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,其中包括发达国家的40多位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。

 在中央的带动下,地方的引才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。

 南京市深入实施“321计划”,2013年共吸引近万名科技人才来南京创业,累计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780人,集聚“千人计划”创业人才137人。

 大连市加强海外引才引智载体建设,新建巴黎等5个海外工作站,引进海外留学人才450人,获批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立项36个,海外人才和智力集聚度显著提升。

 统计数字显示,2013年,我国各类回国留学人员达30万人左右,是历史最高值。2008年至今,海外留学回国人数已过百万。这些人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和实验突破,推出了一批“中国创造”、“中国设计”,在新技术、新产品研发上填补了不少国内空白,特别是在生命医药、环境气候、农业安全等方面,取得了一批造福百姓的重大成果。

 

特殊支持推动本土人才培养

 

 2013年12月15日,距地球38万公里外,五星红旗在月球上第一次精彩亮相。探月工程嫦娥三号的圆满成功,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。

 “嫦娥三号是货真价实、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。取得这样的成就,最根本的一点,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。”1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语重心长地说,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,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。

 坚持自主创新,需要大量优秀的本土人才。围绕这一目标,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,并且通过各种人才工程、人才项目和人才政策,为本土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。

 与“千人计划”并行的、面向国内人才进行特殊支持的“万人计划”,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出硕果,首批820名人选顺利产生。这些人将得到国家在经费、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充分保障。国家也对他们寄予厚望——或领军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,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,或专注于课堂教学,或成为引领未来的新星。

 在“万人计划”的引领下,各地各部门也纷纷推出属于自己的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,为人才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条件——

 辽宁省集成优势资源,全面实施“双千计划”,确定“10年2000人”的培养支持目标。重庆市启动实施了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,首批共评选66人。

 科技部深入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,年度遴选领军人才711名、创新团队114个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80名。教育部继续实施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,遴选支持学科领军人才210名。

 航天科工集团充分发挥引进社会资金加大高层次人才激励作用,组织评选中信航天防务奖10人,每人获奖20万元;推荐评选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2人,每人获奖18万元……

 在这些有力的支持下,本土人才的创造能量和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释放。中国人“上九天揽月”、“下五洋捉鳖”等宏伟梦想,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变成现实。

 

扫除体制机制障碍让人尽其才

 

 2013年9月30日上午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国庆前夕,中共中央政治局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,在这里进行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。

 总结中关村的发展经验,习近平总书记认为,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这里有着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。他强调,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必须“用好用活人才,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,打通人才流动、使用、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,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。”

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,要打破体制壁垒,扫除身份障碍,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、脱颖而出的通道,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。

 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,各地各部门都自觉加大了人才工作领域改革创新的力度,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,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。

 人才政策积极创新。中央统战部、民政部分别研究起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。国家外专局探索研究技术移民制度,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意见。

 人才机制不断健全。中组部等11部门和北京市联合推进科研项目评审工作改革,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环境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,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。

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。北京中关村以特殊政策对特殊人才予以特殊支持,天津滨海新区探索实施整建制团队引才制度,国资委推动北京、天津、浙江、湖北四地未来科技城建设,努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……

 当优秀人才遇上良好的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,创新创业的活力得到更加强烈的释放。北京中关村2013年前11个月,专利申请量就达到2.8万件,同比增长22.8%,企业参与创制和修订国际标准100多项、国家标准2600多项。新创办科技型企业3500多家,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1900家,企业总收入达2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25%。

 尚贤者,政之本也。人才聚,则事业兴。

 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,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关心和重视下,中国的人才发展站上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点,建设人才强国的号角声分外嘹亮。

 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,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凝聚起更加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共识,阻碍人才发展的壁垒和坚冰正被一一击破。

 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,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中国梦的感召下,顽强奋斗,艰苦奋斗,不懈奋斗。

 他们是梦之队,他们的梦想,和国家的梦想、民族的梦想交相辉映。

 他们是生力军,他们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,推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全速前行。 

 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记者 赵振宇(2014-02-19 03版:人才版)

(责任编辑:信息员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